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Sunday, May 25, 2025 星期日
  • 微信

首席观点|上调中国经济展望:愿望可否成真?

来源 外汇天眼 02-17 11:00
去年底新冠疫情剧烈而短暂的冲击显著改变了我国经济重启和修复的节奏。春节过后,新冠疫情进入低流行阶段,我国的经济活动呈现加速的势头。市场情绪逐渐恢复,各大机构纷纷上调全年经济预测。我们将基准情形下2023年GDP增速预测由4.9%上调至5.6%。

  去年底新冠疫情剧烈而短暂的冲击显著改变了我国经济重启和修复的节奏。春节过后,新冠疫情进入低流行阶段,我国的经济活动呈现加速的势头。市场情绪逐渐恢复,各大机构纷纷上调全年经济预测。我们将基准情形下2023年GDP增速预测由4.9%上调至5.6%。

  我们的预测对应2022-2023年两年平均增速为4.3%,低于我国目前潜在增速区间的下限。疫情冲击造成了对产出造成了永久疤痕,这也体现在消费数据中。我们估算,经济活动正常化将显著提振消费动能,但是,三年疫情令私人部门预期转弱,居民资产负债表出现收缩迹象,而公共部门债务压力上升,都将制约消费复苏的节奏及斜率。今年的社零消费相较疫前三年的潜在趋势水平或仍然存在2万亿差距,可以理解为疫情期间部分社零消费的永久损失。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能够实现预想的高质量发展。我认为,这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增长范式能否顺利完成“双重转换”,即实现由外需而内需、自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转换。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受公共部门和外部需求的托举。今年我们面临的第一个范式转换,是由外需转向内需,这一转换或许足够支持一个5%左右的增长。但经济修复的力度和高度,取决于另一更重要的范式转换,那就是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转换,只有激发占中国经济三分之二的私人部门的活力,高质量发展才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我对今年的中国经济深抱期望,随着经济活动修复带动预期改善,市场化改革提振私人部门信心,居民和私企部门有望重启扩张性资产负债行为,接棒公共部门发挥扩大内需的作用。这将确保中国经济尽快重回潜在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