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8月12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今日延续反弹,10月合约收盘上涨16林吉特(0.36%),报4400林吉特/吨,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高。技术指标显示,日线级别MACD维持金叉但柱状收窄,RSI(14)位于64.27的中性偏强区域,布林通道上轨4378林吉特构成短期压力。盘面走强主要受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油脂期货提振——当日连盘棕榈油主力合约大涨3.13%,豆油合约跟涨0.9%,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则下跌0.81%,内外盘分化凸显区域供需差异。
库存高企与出口回暖的博弈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最新数据显示,7月末库存环比增长4.02%至211万吨,创近两年新高,主因产量增速超越需求复苏。不过,8月前10日出口数据显著改善:船运机构Intertek与AmSpec分别录得23.3%和23.7%的环比增幅,暗示斋月后补库需求启动。吉隆坡某交易商指出:“尽管库存压力未消,但中国买盘和印尼政策预期正在对冲利空。”
印尼能源部重申将于2026年实施B50生物柴油计划(棕榈油掺混率提升至50%),但市场普遍认为项目难以按原定时间表在明年1月启动。若政策落地延迟,可能削弱中长期需求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市场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贸易流:行业人士预计2024/25年度该国豆油进口量将同比激增60%至创纪录水平,因价格优势挤压棕榈油份额;同期棕榈油进口量或下滑13.5%至780万吨,为2019/20年度以来最低。
机构观点:多空因素交织下的谨慎预期
产量与库存压力:某知名机构分析师认为,“马来西亚7月产量环比增长5.8%至172万吨,叠加库存攀升至211万吨,短期基本面仍偏宽松。若8月出口未能持续放量,4400林吉特关口或面临回调压力。”
中国需求变量:新加坡某贸易商指出,“大连棕榈油近月合约价差走阔反映现货采购回暖,但中国港口库存仍处高位,后续进口节奏需观察终端餐饮消费复苏力度。”
生物柴油政策博弈:雅加达行业人士提醒,“印尼B50政策若推迟,将导致2026年全球棕榈油平衡表边际宽松,但原油价格若突破90美元/桶,可能加速政策落地以降低能源进口成本。”
后市展望
当前棕榈油市场处于“强预期与弱现实”的拉锯阶段:短期受中国买盘及出口改善支撑,但库存压力与印度需求转移制约上行空间。技术面关注4400-4450林吉特区间突破方向,若突破失败,可能回踩4250林吉特支撑。投资者需密切跟踪8月MPOB数据、印尼政策细则及中国采购动向,这些变量将决定三季度末的价格中枢。